天天消息!小小的赛力斯,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招黑体质?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3-05-10 11:45:09


(相关资料图)

导语:
今天整理了一下收藏夹,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差不多半年多一点的时间,搜集到的关于华为在汽车赛道上的批评性报道,不出意外的达到了百十篇。
这是意料中的事,而真正比较意外的,是这百十篇中,有极大的比例是以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及合作的问界品牌为切入点的。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2022年累计销量不过8万台的小品牌,为什么招致几倍、十几倍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批评性报道?更不要说更其负面报道数量,亦远远高于那些在新能源领域还没有完成赛道切换的大品牌、合资品牌。
小小的赛力斯,为何有如此强的招黑体质?
1、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汽车新品牌的销量比较小,那么它得到的待遇通常是被遗忘。
这样的品牌,现在有数十个之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赛力斯及旗下问界品牌的销量,属于新下场的品牌中相对还不错,但和新势力御三家(理想、小鹏、蔚来)还有一定差距,而和赛道头部如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差距极大的。
也就是说,这样一个销售量级的品牌,招致的批评却远远大于同级,做到了完美的“越级招黑”,这就是引发我的兴趣之所在。
在给出结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些批评性报道,到底有没有说到点儿上?
仔细研究一下后发现,这些报道绝大多数和问界旗下的两款主力车M5和M7的产品力、品控、服务等都关系不大。
绝大多数的报道都没有提及问界的性能不好、技术路线选择有问题、品控服务有问题、降价对老车主不公平这几个问题,而这其实是目前对新造车赛道诟病最多的四个核心话题。
换句话说,媒体并没有能够在这方面挑出什么事实性的毛病。
那么,绝大多数报道说的是什么呢?
第一类报道,主要说的是问界的销量先高后低的问题,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客观存在。
但是纵观造车新势力的阵营里,在不同时段、不同车型里,销量的此起彼伏是常态,所以这并不是赛力斯专有的问题,只能称之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阶段性问题。
第二类报道,则主要是说的问界和华为的关系问题,这里面的名堂就大了去了,主要又包含几个问题的子集:
第一个问题,是质疑赛力斯和华为合作中,华为的参与度问题。这个问题所影射的,是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智选车模式在合作上是否成功,以及这种模式是否能推广这个命题;
第二个问题,是说华为营销资源投入不断加码,但问界的销量并没有随之有大的改变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则从问界身上打开一个突破口,而后直接跳转到华为,影射华为车BU负责人余承东主导的“华为造车”“智选车”等在华为内部受到压制,甚至“悲情”的去猜测余承东在华为内部是否被打压,乃至于引出余承东是不是要到小米去继续造车这种纯属想象的八卦;
我们不能说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所有报道的火力,基本上都集中于三个靶点:
智选车模式不行,“含华量”高也没用;
智选车模式意味着车企放弃自主权;
余承东主导的汽车业务在华为不被看好,乃至余某人自身地位岌岌可危;
说白了就是,这些报道通过不断的重复以上的三个观点,试图给读者造成一个印象,那就是——华为在汽车赛道频频碰壁,智选车模式无人拥戴,而赛力斯死抱大腿,是(且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典型失败的案例靶点。
而且,还要讲一句的是,这些报道里有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和自媒体,我相信它们是认真的对待这类报道的,只是信息提供者有意无意的把节奏带歪了。
其实看到这里就明白了,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赛力斯只是一个靶子,真正要敲打的是背后的华为。
2、华为恐惧症
笔者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推测,赛力斯的招黑,是符合有相当一批企业的的当下的舆论需要的。
从深层次来讲,这些企业真正恐惧的是华为全面进入造车这个赛道,这种恐惧是一种骨子深处的战栗。
华为下场或间接下场,为什么让很多车企寝食难安?
本质上是由于,汽车赛道正加速从以机械性能的竞争,转向新能源技术和智能驾驶能力的竞争的一个必然趋势。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说过一段话:“以后真正进入(中高端智能汽车赛道)的选手最可怕的是谁呢?是华为,这才是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到了2025年还在基础研发上、操作系统的能力上、芯片的能力上,达不到跟华为、跟苹果一样或至少70%、80%它们的水平,我们是一定会出局的。
但我绝不是认为这些批评性报道是理想汽车所为,因为从大格局上看,理想和问界属于微观上竞争但宏观上竞合的关系,双方在合作把“增程式”这个赛道的蛋糕做大的命题上,有一种难以明言的默契。
所以真正恐惧的,是那些“到了2025年,还在基础研发上、操作系统的能力上、芯片的能力上,达不到跟华为、跟苹果一样或至少70%、80%它们的水平”的企业。
大家一定都记得上汽高管的灵魂论,即“(如果和华为合作)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问题就在于,智能驾驶时代,真正有几家企业能够打造自己的灵魂并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这个问题,是有现成答案的。
请允许我再引用李想的一句话,他说:如果我们有六千亿的收入,有六百亿要做到研发上去,我们要必须保证一个良好的商业利润来支撑这样的研发体系,如果像传统汽车(行业)那样不到十个点的毛利率,没有任何可能性支撑(智能汽车赛道)的研发体系”。
也就是说,在李想看来,进入智能化时代,大部分的传统车企不具备研发核心全栈智能驾驶技术、车用芯片技术等等的能力。不是它们不想做,是利润结构决定了做不到。
不得不说,李想在这个问题上,真是人间清醒。
我们可以稍微看几家“涉车”的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
首先是华为,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615亿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5.1%,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
然后是理想,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为67.8亿元,全年费用占比为15.0%,较2021年研发投入费用翻倍,同比增长106.3%。
然后再看看另一个有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且已经下场造车的百度,其研发投入比是连续10年接近或超过20%。
再看看目前势头最猛的比亚迪,2021年营收216.1亿元,研发投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24.2%。延续了比亚迪持续高额研发投入的传统。
如果这几个企业可以看做是汽车进入新能源+智能化时代的代表,那么,从最低10%到最高25%的投入研发比,就是这个时代、这个赛道的“硬杠杠”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可是,传统车企是做不到这样去投入的,它们正在为自己的灵魂哭泣。
上图,是有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报》在今年4月做的一张表,里面有新旧势力的研发费用和增幅数据,可谓一目了然。
在《国际金融报》统计的18家车企中,除华晨中国未公布研发费用外,研发费用过百亿的仅有比亚迪、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
如果再看把行业看得细一点,会发现车企的研发费用大部分用于布局或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赛道,以此抢占技术制高点,钱都用在了智能化、电池、芯片、新平台和新车型等领域的投入等。这说明,无论新旧势力,所有的车企在研发重点上是有共识的,大家缺的是什么,要补的是什么,消费者要的是什么,车企都心知肚明。
但看得清,未必做的到。
“灵魂论”叫的最响的上汽,研发费用的确过了百亿,这说明上汽在技术上渴望拥有自己的灵魂,不是空话,而是认真在努力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上汽去年的研发支出为180.31亿元,不但同比下降8.33%,而且虽然基数高,但对比总营收来看,上汽集团的研发占比仅为2.5%,在车企中属于绝对的下游,刚好是华为的十分之一。
你也许会说,上汽的基数大啊,你不能只看比例,要看绝对数啊。
那我们还是回到华为上来,大家都知道,华为去年的日子非常难熬,业务受到重创,全球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到6423亿元。
但即使如此,华为的毛利率还是高达43%,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能有25%的研发投入比的底气。
而上汽,在去年的销售收入是7440.63元,比华为整整高出了1000亿,但毛利率仅仅是9.61%,完美的符合李想所说的“传统汽车企业毛利率不到10%”这个区间,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跌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这也间接解释了其研发投入占比过低,并且继续下滑的问题。
笔者绝无捧华为、踩上汽的意思,而且上汽已经是中国车企中做的最好的企业之一。我只是想说,让科技公司和制造业公司去比研发投入、比毛利率,这本身并不公平,因为其成本结构完全不同。
但是,历史的车轮偏偏让汽车行业和科技行业的交集越来越深,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决定了,传统车企拥有自己的“科技灵魂”将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它们是在一个不对称的赛道上和科技企业竞争。
所以,华为让很大一批车企恐惧的原因,就在于行业的发展范式已经转移,进入了华为的好球区。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hnshkx.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邮箱 :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