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晚上,有人在近五百人的专家群里求助。浙江舟山嵊泗列岛的一位长辈,周一下午三四点钟感觉脚走路有点痛,周二早上就全身剧痛,手都不能握紧。
早上,家人把他送到医院就诊。
病人在医院就诊时候的照片
(相关资料图)
病人在医院就诊时的照片
下午,家属戴病人坐船去上海就诊,周二下午三点,人还在去上海的路上,就去世了。
患者死亡后脚的照片。
病人从发病到去世,才短短的12小时。
他问我们,这大概是什么病?
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中毒,有人说可能是脑梗,有人说是毒蛇咬伤……
我看了病人照片,又知道病人是海岛上的人,结合他的病史后,心中已经有数。
我说病人为海洋弧菌(创伤弧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吕望医生也同意我的看法。
我看到了家属有当地医生“不负责任”的说法,我甚为担忧。
当时已经晚上11:00,我已经很困了,但是我不敢睡觉。
我担忧舟山嵊泗列岛当地医生的处境。
病人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也许这一个时候,我伸一伸手,就能够帮助做一些医患沟通的工作,让患者家属懂得,而免去对医生的仇恨。
是的,这是一个机缘,也是一个我能帮一帮当地主管医生做医患沟通的时机。
当时病人已经在做尸检,来寻找病因和死亡原因。
当时,群里已经有不少专家公开表示并不同意我的看法,我知道,不吭声而反对我观点的专家,可能更多。
如果我的结论和尸检的结果不一致,我还会被同行嘲笑的。
我知道,群里肯定有不少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
只不过,我对自己的医学专业很有自信,因为我曾经广泛收集和认真学习过这类病例资料。
医患沟通的时机很讲究,犹如佛家讲究机缘,禅机稍纵即逝。
我和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吕望医生,一起给了家属很多有关海洋弧菌感染的资料。
我还在专家群里分享了一篇我写的有关海洋弧菌感染的文章。
文章的部分内容是下面这样的:
海水或者海鲜上,可能会有海洋弧菌,也叫创伤性弧菌。
人被海鲜刺伤后,如果处理不当,我们可能会被海洋弧菌感染,轻则截肢,重则丧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种病例,我们在医院临床经常可以遇到。
2021年11月5日,广东东莞的莫伯过81岁生日。他在做饭洗虾时,被一只海虾刺到左手。因没出血也不感觉到痛,莫伯当时没有在意。
怎知两天后,莫伯的左上肢突然开始肿痛不能动,送医后病情发展迅速,左上肢坏死、休克住进了ICU。
最后,医生确诊莫伯感染了创伤弧菌(海洋弧菌),细菌从手指被海虾刺伤处侵入。
为了控制感染挽救生命,莫伯接受了左上肢截肢手术,保住了性命。
莫伯被创伤弧菌感染后,还能保住性命,其实很幸运了。
莫伯被感染的左上肢
2018年7月,家住连云港灌南的王大妈在清洗海虾的时候,右手中指被虾尾刺伤,没有及时处理。两天后出现双下肢肿胀,后来发展到多器官衰竭而去世。
王大妈的双腿。图片来自媒体报道的视频截图
王大妈死于创伤弧菌感染。电视报道里说,去年江苏一共才发现10例病人,其实,可能还有许多病例没有得到确诊而已。因为大家对这种感染还比较陌生。
2018年7月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71岁老爷爷,吃了一些生的生蚝后,数小时后就出现身体不适,出现剧烈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家人将他送医后,很快就确诊,吃生海鲜引起创伤弧菌感染。病人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全力抢救,老爷爷还是于2018年7月9日去世。
2017年9月20日,台湾彰化鹿港镇一位84岁老太太在清洗海蟹时,被蟹壳割伤手,隔天早上老太太双手就开始红肿疼痛,就诊后住院治疗,确诊为伤口创伤弧菌(海洋弧菌)感染。病情进展很快,虽然用了大量抗生素和各种抢救措施,老太太还是于9月24日因败血症而去世。
彰化老太太感染海洋弧菌的手臂
前几年,台湾大学附设医院一位外科医生的女儿,在海边玩的时候,因为脚上有一个小伤口,也感染了创伤弧菌,以台大医院极强的医疗技术,也没能够救回这个女孩子。
类似的因为被海鲜刺伤感染海洋弧菌而去世的病例,在我国沿海地区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苏等南方沿海地区,经常会有一些人因为感染海洋弧菌而去世。
综合文献报告,我们知道,病人一旦被海洋弧菌感染,死亡率可以达到50%以上,一旦病情发展到败血症,病人死亡率更是达到90%以上,活下来的病人,往往也会留有残疾。
海洋弧菌感染的治疗极为棘手。
因此,预防海洋弧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预防海洋弧菌感染,我们就要来认识它。
海洋弧菌又叫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生存于河、海交界之处,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水里,它与霍乱弧菌是属于同一类细菌,最适合的温度是摄氏20度左右。
每年的5到10月间,海水水温高,海水里创伤性弧菌也容易生长,生蚝等海鲜里容易蕴藏大量的海洋弧菌。
海洋弧菌感染人体后,通过其分泌的一系列毒性物质,会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的血管炎、血管栓塞等病理改变。
海洋弧菌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感染人体。
1、通过伤口直接侵入人体。这种途径,几乎人人可以感染。
新鲜的海产品如鱼虾蟹身体的表面,往往会有海洋弧菌,如果在清理这些海鲜的时候,不慎被海鲜刺破了手,那么海洋弧菌就有可能从伤口侵入。
手上有伤口的时候,去接触新鲜的海鲜,也可能被海洋弧菌从伤口侵入。
海水里当然有海洋弧菌,皮肤上有伤口的时候,伤口泡到海水里,也会感染海洋弧菌。
台湾大学附设医院那位医生的女儿,就是因为脚上有个小伤口,在海边赤脚走路,感染了海洋弧菌,救治无效后去世。
海洋弧菌从伤口侵入人体12小时后,皮肤就会出现红肿疼痛和起水泡现象,很快发展成坏死性筋膜炎,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将溃烂部分切除甚至截肢。
2、通过吃生的含有海洋弧菌的海鲜而感染。
这一类的感染,不是每个人都会感染,是一种机会性感染。
普通健康人不容易通过吃生的海鲜感染海洋弧菌。
目前的研究认为,长期酗酒、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糖尿病病人、癌症病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长期使用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容易通过生吃海鲜的途径感染海洋弧菌。
生的海鲜上往往会有海洋弧菌,这类生的海鲜包括生蚝,生牡蛎等海洋的软体动物体内。
一般来说,海洋弧菌都在鱼类的表皮和鱼鳍上,鱼肉上不会有,但是,如果在做生鱼片的时候,鱼肉被鱼鳍和鱼皮上的海洋弧菌污染,吃生鱼片也会感染海洋弧菌。
说到这里,还敢吃生鱼片吗?
饮食感染海洋弧菌的潜伏期大约是12小时至4天左右,发病后,病人会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畏寒等症状。下肢皮肤会感觉疼痛,接着就是出现皮肤红疹、水泡和溃烂,最严重的状况就是休克,甚至是死亡。
海洋弧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早期诊断、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积极清创和高压氧辅助治疗 。
目前认为,四环素类、第三代头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是有效的药物,治疗上,往往需要两种或者三种药物联合使用。
台湾学者庄银清报告,他们发现头孢噻肟(cefetaxime)和米诺环素(minocycline)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疗效较好,目前该观点也为国际上同行所认同并使用。
即使已经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使用,回顾文献资料,感染海洋弧菌的患者,死亡率仍然高达50%以上,所以预防感染极为重要。预防的要点包括:
1、 生吃海鲜需要谨慎。
长期酗酒、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糖尿病病人、癌症病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长期使用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不能生吃海鲜。
2、皮肤上有伤口未愈合,应该避免接触海水和海鲜等泡在海水里的东西。接触海水的时候,应该避免受伤。
3、清理海鱼、虾蟹等海产品时,建议要戴手套,以避免手指皮肤受伤。
4、如果不慎被割伤,或者伤口接触了海水,应该立即脱离海水,挤出伤口的脏水,消毒伤口。
处理好伤口后,应该立即吃头孢噻肟(cefetaxime)和米诺环素(minocycline)预防感染,要在12小时内吃药,越早越好。
如果有条件,应该及早就医请医生处理伤口。
记住,被海产品割伤,要吃抗生素预防感染!预防很简单,收效也好。
由于海洋弧菌感染的病例比较少,有些临床医生见到的不多,不容易想到这个病。
如果自己出现皮肤红肿,起水泡等症状,发病前有过高风险接触海洋弧菌机会的病史,就诊的时候,应该告诉医生,以帮助医生考虑到有海洋弧菌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上面是我发在专家群里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我还叮嘱家属:
该病极为罕见,而且病人表现不典型,所以诊断难度大。即使及时诊断,及时用药,死亡率仍然高达50%。我知道一个朋友,是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医生,她女儿感染,第一时间确诊,仍然不治身亡。要知道,台大医院比协和医院还要强。(因为台大医院地处海岛,这种病人比较多,医生临床经验也丰富。)所以,希望家属节哀。
我说:请转告家属,这不是医生不负责任,确实非常罕见。而且这位病人感染途径可能是消化道,是在年老体虚的情况下的机会感染,所以进展很快。
昨天下午,那位朋友在群里说,上海六院尸检结果果然是海洋弧菌(创伤弧菌)感染。
这本就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知道,不少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当地的医生,会想不到是这种病?
我们再回头看舟山嵊泗列岛这位病人,我们可以看到,到医院的时候,他的皮肤只是表现为瘀斑,一开始并没有成片的张力性水泡,而张力性水泡,则是海洋弧菌感染的特征性表现。
因此,我推断,该病人的感染来自消化道,是因为吃了生的海鲜之类被海洋弧菌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只有这样,由内而外的细菌感染,本来就有基础病,才会导致病情严重而皮肤上张力性水泡却不明显的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本来,海洋弧菌感染的病人就极为罕见,江苏省一年才报告十例。
这位病人,又是罕见病中的少见的临床表现,这种病情,确实很难及时诊断。
事后诸葛亮好做,你我都一样。并不是我水平有多高,我只是事后诸葛亮之一。
昨天晚上,我才看到,因此,我对家属说:我还是那句话,希望家人能够理解医生,这种病极为罕见的,很多医生见都没见到过。而且这种病,进展极快。就算诊断明确,也难抢救。希望不要去为难当地的医生。我是因为下班后,既不看电视,也不打牌,闲的发慌,才把业余时间的注意力都放在各种奇奇怪怪的病人上,所以我对有一些少见的病会知道一点。
我相信,我的专业判断和尸检结果的高度一致,会让家属对我会有信任,也会听从我的劝告,会了解这个疾病的凶险,也就不会去为难舟山当地的医生。
我愿意用我的专业,用公平公正做基础,架起一座医患沟通的桥梁。
我也经常对我带过的学生讲,有的时候,如果病人的死亡已经不可挽回,那么,能不能救一救你的同行?
请你尽量做一点医患沟通的工作,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帮一帮病人的主管医生。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消除家属的怨气,也能够帮主管医生免去家属的责难。
救不了病人,那就救一下医生吧,实际上,那也是在救家属啊,你们能够理解这一点吗?
因为,家属此后一生,不能生活在,因为不懂而产生对于主管医生的仇恨之中。
让家属因为懂得而能放下对医生的仇恨,这也是在救人!
所以,第三方医生,如果能做一次良好的医患沟通,化解医患矛盾,既是在救医生,也是在救家属。
这种沟通的机缘很重要,机缘到时,沟通才能有效。
医生的慈悲,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平静地生活,内心没有内疚,没有仇恨。
医生的慈悲,是希望,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可以,坦然把手伸向阳光。
佛家讲究放下,放下,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好地生活。作为医生,我愿意帮助他们,及时放下,放下内疚,放下怨恨。
生离死别爱别离,无法避免,活着的人,终究要放下。
机缘到时,不要吝啬你的同情心。请你伸一下手,张一张嘴,救一救家属,救一救当事医生吧。
我曾期许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无论是对病人和家属,还是对自己的同行。
关键词: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hnshkx.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62 66 29@qq.com